有能力,自然有挑挑拣拣的底气!
“就业难”时代,大学毕业生还能“挑”工作吗?当然可以,双引号告诉你,有能力,当然就有挑挑拣拣的底气!
“先就业后择业”使得昔日的天之骄子顿感自身渺小,从狂傲的顶峰跌至自卑的谷底,心态不稳定的学子们无奈中匆匆忙忙踏上就业之路,也使得“短期就业”和“多次就业”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新趋势。一些大学生将一份工作当一个“跳板”,或一个暂时的“避风港”。一段时间后,感觉不适应,便“跳槽”。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挑”好一个工作,当做事业做下去呢?许多学子对此的回答充满无奈。“不敢去说自己的梦想,总觉得不现实,怕被嘲笑,心里更受不了,还不如随大流找个算了。”“也想啊,但是大学就这么过了,而且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知识具体到工作中怎么用,人家一问,我就没底气了,挑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心态匆忙就业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往往干不久兰州市一家销售公司总经理潘江每年为招聘大学毕业生的问题而头痛“每年费尽心力从众多投递简历的大学生中挑选、培养的大学生流动太快!”
“对许多大学毕业生而言,在‘就业难’压力下,出现某种‘盲从’,即只是暂时性地选择就业,一旦有机会便‘跳槽’。”潘江说。“对一个企业而言,我们所需要的是对自己有清晰定位的人才,而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好。”潘江说。“先就业,后择业”带来的人员流动,已成为一些企业不确定的“风险”。
“其实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或者将已有专业知识结合实际需求进行二次整合加工,应该是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正在南京中山陵参加一个拓展训练的陈同学这样说,他表示,自己目前大三,听已经毕业的学长介绍双引号的能力培养优势报名参加了这样的一个训练,“讲的东西也不都是完全新鲜的,很多课程都是将我们已经存在的能力进行一个定位,然后帮助我们找准自己的优势,再帮助我们自我整合,让能力完全回到我们自己身上,不会课听完了,激动完了,就没用了。我现在已经快要课程结束了,现在是户外拓展。”“等我牛了,底气足了,我就好好地挑个喜欢的工作!”笔者遇到陈同学完全是偶然,他最后的那句“豪言壮语”引来通行学生的一片掌声,笔者希望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有更多的学子怀揣着满满的能力和自信,去认真选择职业之路。
评论